潍坊食品农产品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评议基地
当前位置: 首页 > 风险预警子平台 > 技贸预警
中国黄金牡蛎低价倾销导致越南本土养殖户血本无归
发布时间:2025-07-10 来源: 浏览量:
2025年7月8日,腾讯和网易网站消息,近期,大量中国“黄金牡蛎”涌入越南市场,批发价仅3万至4.7万越南盾/公斤(约合人民币8.2-12.9元),因外观肥美迅速挤占本土产品份额。
过去一个月,越南北部市场密集出现这种中国产牡蛎,社交媒体上更掀起销售狂潮。商贩宣称其“肉厚饱满、十如一体”,淡黄色外壳与圆润肉质使其成为餐饮业新宠。尽管产自中国,部分商家却贴上“广宁牡蛎(Quảng Ninh)”标签以误导消费者。
越南北件省(Bắc Kạn)批发商阮氏馨(Nguyễn Thị Thơm)透露,中国黄金牡蛎销量已超越本土乳牡蛎和深海牡蛎:“批发价3.7万-4.7万越南盾/公斤,零售3公斤卖18万越南盾(约合人民币49元)”。在广宁省芒街市(Móng Cái),大批发商阮文协(Nguyễn Xuân Hiệp)表示,4-10只/公斤的规格若采购超1吨,单价可低至3万越南盾:“这种牡蛎肉量均匀,餐馆转手利润高达三倍”。他透露,每天有多辆冷藏集装箱经云屯(Vân Đồn)、锦普(Cẩm Phả)口岸通关后分销全国。
社交媒体上,黄金牡蛎不仅以50公斤/箱批发,更被去壳分装成1公斤零售盒。尽管部分商家承认中国产地,更多卖家仍坚持标注“广宁产”以提升销量。
然而,大型分销商对此保持警惕。皇家海鲜连锁(Hải sản Hoàng Gia)总经理陈文长(Trần Văn Trường)表示,近期接到多起中国牡蛎推销,但因无法提供合法来源证明而全部拒收:“这是走私货,我们绝不允许进入正规渠道”。他特别担忧该产品缺乏养殖过程监管和食品安全保障。
广宁省本土养殖户正遭遇生存危机。当地乳牡蛎采用天然养殖方式,个体较小且卖相普通,在中国牡蛎冲击下价格暴跌40%。成功水产养殖合作社(Hợp tác xã Thành Công)主任武越王(Vũ Việt Vương)透露,其6公顷养殖区原日销5-7吨,如今骤降至300-400公斤:“塘口价仅1.8万越南盾/公斤(约合5元人民币),养殖户基本无利可图”。
武越王揭露,中国牡蛎采用“育肥”技术抑制繁殖以快速增重,此前更被怀疑使用防腐剂:“早年间去壳后常温放置竟无腐臭,近期因海关严查才现出原形——如今存放超24小时就会恶臭”。他警告,未检疫海鲜流入餐桌将造成重大食品安全隐患。

为遏制走私,广宁省市场监管部门近期加强查处力度。6月28-29日,该省市场管理局第一检查队查获9.1吨无证蛤蜊和7.66吨来源不明乳牡蛎,总价值超6.7亿越南盾(约合18.5万元人民币),全部被销毁。此前更截获63吨走私牡蛎苗(价值约15亿越南盾),案件已移交司法机关调查。广宁省市场监管部门表示,将持续联合多部门强化进口水产品溯源管理,保障消费者权益与本土养殖业公平竞争环境。

https://news.qq.com/rain/a/20250708A09D4D00 ;
https://www.163.com/dy/article/K409JRJI0553TAZH.html